使用 Java 内置的异常类可以描述在编程时出现的大部分异常情况。除此之外,用户还可以自定义异常。用户自定义异常类,只需继承Exception类即可。
实际应用中的经验总结
- 处理运行时异常时,采用逻辑去合理规避同时辅助try-catch处理
- 在多重catch块后面,可以加一个catch(Exception)来处理可能会被遗漏的异常
- 对于不确定的代码,也可以加上try-catch,处理潜在的异常
- 尽量去处理异常,切忌只是简单地调用printStackTrace()去打印输出
- 具体如何处理异常,要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异常类型去决定
- 尽量添加finally语句块去释放占用的资源。
情况一:
某些时候后台出现了异常,直接给前端抛了一个500错误,这种错误会被用户看到非常不友好,于是就有了以下统一异常处理,就是把所有的异常都经过处理,按照前端可读的json格式返回。
情况二:
如果service业务层方法出现任何业务异常,则返回标记(自定义异常 )到web层(servlet)
service层:
controller层:
测试结果:
整个运行过程中虽然会抛出咱们自定义的异常但不会中断程序,能向客户端发送异常信息。
代码:
1 | package com.entity; |
1 | package com.exception; |
1 | package com.dao; |
1 | package com.dao.impl; |
1 | package com.exception; |
测试:
1 |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SQLException, PropertyVetoException { |
1 |
|